【润体 · 卫生与健康】师生家长请注意,近期谨防这两种疾病!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各种有害病菌繁殖加快,加上气候变化无常,冬春季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师生家长需要增强传染病的防控意识,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春季常见的传染病和预防保健小知识吧!
【一】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是由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可通过呼吸道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人员流动和聚集可以增加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风险。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信息,截至2023年1月30日,CH.1.1变异株已在67个国家或地区监测发现,主要在英国、丹麦、新加坡等国流行,我国共监测发现24例CH.1.1及其亚分支输入病例。CH.1.1短期内不会引起本土大规模流行。目前,未见CH.1.1变异株的致病性增强,仍需进一步关注。脆弱人群(65岁以上老人、基础病患者和未接种疫苗者)以及未感染人群仍需加强个人防护。当前阶段仍需坚持做好个人防护、保持良好卫生习惯、不要相信未经证实的网络报道。
校园常见呼吸道传染病有哪些?
不同的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不完全相同,主要为发热、咽痛、头痛、咳嗽、咳痰、皮疹、乏力等。若出现多种并发症,病情进展快,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和流行性感冒都是典型的呼吸道传染病,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流行性感冒
又称季节性流感,病原体流感病毒引起,人群普遍易感。起病急,感染者体温常超过39℃。
肺结核
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严重危害人群身体健康的慢性传染病。咳嗽、咳痰2周以上,应怀疑得了肺结核,及时就诊。规范全程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
【二】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也存在传播风险,师生家长也需重点关注。近期,多地疾控部门发布提醒,诺如病毒进入高发期。诺如病毒聚集性疫情主要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开学季是诺如病毒感染高发季节。什么是诺如病毒?感染后患者会出现哪些症状?2月14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权威科普。
1
什么是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属于杯状病毒科,是引起急性胃肠炎常见的病原体之一。诺如病毒胃肠炎全年均可发生,一般10月到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感染高发季节,人群普遍易感。
诺如病毒具有感染剂量低、排毒时间长、外环境抵抗力强等特点,容易在学校、托幼机构等相对封闭环境引起胃肠炎暴发。诺如病毒为RNA病毒,极容易发生变异,每隔几年就有新的变异株出现,引起全球或区域性暴发流行。
2
诺如病毒如何传播?
病例和隐性感染者为诺如病毒感染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多样,主要通过摄入被粪便或呕吐物污染的食物或水、接触患者粪便或呕吐物、吸入呕吐时产生的气溶胶以及间接接触被粪便或呕吐物污染的物品和环境等感染。
3
诺如病毒胃肠炎有哪些主要症状?
诺如病毒感染潜伏期为12至72小时,通常为24至48小时。常见症状主要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部分患者有头痛、畏寒和肌肉酸痛等。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则腹泻居多,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
4
诺如病毒胃肠炎如何治疗?
诺如病毒胃肠炎属于自限性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多数患者发病后症状轻,无需治疗,休息2至3天即可康复,可口服糖盐水或口服补液盐补充呕吐和腹泻消耗的水分。对于婴幼儿、老人,特别是伴有基础性疾病的老人,如因频繁呕吐或腹泻,出现脱水等较严重的症状时,应及时治疗。
【三】预防春季传染病指南
一、卫生习惯。勤洗手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提倡勤洗手,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喷嚏后、就餐前或接触污染环境后要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二、关注天气。冬春季衣服增减要适当,并且及时根据天气状况调整。还要注意运动后出汗较多容易着凉的现象。
三、健康环境,做好通风透气。保持校园内环境清洁,做好日常消毒。每天通风换气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四、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心态,增强机体免疫力。
校园传染病防控,学生、家长、学校共筑防!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