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湖·健康】5·20中国学生营养日 | 科学食养,助力儿童健康成长
2023年5月20日是第34个中国学生营养日,今年主题是:“科学食养 助力儿童健康成长”。为引导广大中小学生树立健康饮食观,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推动学生营养健康教育工作深入开展,助力健康校园建设,星湖学校围绕“5.20”中国学生营养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蔬菜和水果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完全相同,不能互相代替。补充维生素C,能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在准备儿童膳食时,应注意将蔬菜切小、切细,以便孩子咀嚼和吞咽,同时还要注重蔬菜水果的品种、颜色和口味,经常变换以提高儿童多吃蔬菜水果的兴趣。
食物多样,粗细搭配合理
不同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完全相同,任何一种天然食物都不能完全提供人体必须的全部营养素,因此学龄前儿童须广泛食用多种食物。其中谷类食物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能为儿童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等多种营养元素。所以,学龄前儿童膳食应该以谷类食物为主,粗粮杂粮是能给人体补充矿物质,保证微量元素的供应,如铁、锌、钙等。
保证钙质充足
骨骼的发育离不开钙,维生素D不足能导致儿童的惊厥、佝偻病、鸡胸等疾病。因此需供应孩子足够的钙质。奶类是孩子获取钙的最主要途径,保证奶类的摄入量,可以很大程度上保证钙的摄入量。除了奶类外,如芝麻、黄花菜、海带、虾皮等也是含钙丰富的食物。
适量吃鱼、禽、蛋、瘦肉
鱼、禽、蛋、瘦肉等动物性食物是优质蛋白质、脂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良好来源。肉中的铁吸收利用较好,鱼类特别是海产鱼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动物肝脏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B2等。除此之外,豆类也是少有的植物来源优质蛋白。
培养良好饮食习惯
学龄前儿童开始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活动,模仿能力强,兴趣增加,易出现饮食无规律,零食过多等状况。天气变化、疾病或情绪容易影响消化功能。因此家长们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饮食习惯,如定时、定点、定量;自己进食、细嚼慢咽;不挑食、不偏食、餐后不大量运动等。
关爱儿童,从健康饮食做起。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形成安全、营养、节约的膳食方式,人人争做健康生活代言人!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