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解放与超越——全国知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莅临星湖学校开展讲座
用一生的时间寻找那个让自己吃惊的“我”。——李镇西
2024年8月30日,著名教育专家李镇西老师莅临苏州工业园区星湖学校,开展了《教师的解放与超越》教育专题讲座。
李镇西老师用一张张照片和一个个故事回顾了他在教育路上的精彩历程,给星湖学校的老师以深刻的启示。李老师结合自己的教育生活经历,列出了他所遇到的关键人物、关键事件和关键书籍,并且一一详细讲述了这些人物、事件和书籍对他教育实践的影响。关键人物:谷建芬、万鲁君、杨兴政、朱永新、雷福民……关键事件:宁晓燕之死、《爱心与教育》、获得博士学位、当校长……关键书籍:《青春万岁》《爱的教育》《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在李老师的教育生涯中,每隔一段时间,他就会重复追问自己的一句话就是:“我还能不能再超越自己?”这样的一种教育信念,始终为李老师指明了不断前进的动力与方向,让他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就。在教育实践生活中,他始终做到了:不停地阅读,不断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寻找一个文化参照,树立一个教师标杆。同时,在他的书中《自己培养自己》,一直践行4个不停,即:不停地实践,不停地思考,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
青春岁月——未来班
李镇西老师深情回顾了自己与未来班的历程,展示了一系列珍贵的回忆照片、完整保存的教育资料,以及他倾注心血的出版著作。这些见证了他从一名初出茅庐的年轻教师,通过不懈努力和持续超越,最终成为蜚声教育界的杰出代表。
走进教育的深层世界
1988年7月8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了李镇西教授的文章《她给教育留下了怎样的“遗产”》。文章源于一起令人痛心的事件:一位品学兼优的高一女生选择了自杀。这一事件引发了李镇西教授对教育领域的深思。他认为,教育的职责不应仅限于规范学生的行为,更应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因此,李镇西教授积极与学生建立心灵的交流,除日常沟通外,还通过书信等方式为他们答疑解惑,促进他们的成长。他的教育理念从单纯地管理班级转变为深入研究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发展。
爱心与教育
《爱心与教育》一书,采用手记的形式,生动地叙述了李镇西老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的诸多感人故事。该书因其卓越的品质和深刻的教育意义,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颁发的"五个一工程"奖,同时也获得了冰心儿童图书奖和中国教育学会"东方杯"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等多项荣誉。李镇西老师认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课题,需要我们用心去认识和探索。通过与孩子们的互动和交流,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他们,从而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教育和成长环境。
自我超越的里程碑
获博士学位要培养学生,首要的是从自我提升开始。在42岁那一年,李镇西老师决定报考博士,重新投入由早读、授课和晚自习填满的大学生活。在不懈的努力之下,经过三年时光的磨砺,以寝室中每日可见的满地落发为见证,他凭借卓越的博士论文荣获了博士学位。李镇西老师在人生道路上的每一次自我超越,不仅实现了自我价值,更成为身后那群学生们学习的榜样。
当一个“自由”的校长
“最好的管理莫过于示范,最好的教育莫过于感染。”李镇西老师自四川归来后,接任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的校长之职。他坚信,管理的精髓在于示范引领,而教育的最高境界在于心灵的触动。他从历任校长、教育局长以及一线教师的经验中汲取智慧,将这些宝贵的收获融入日常的教育和管理实践中。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爱上教育,从一而终。”2016年,李镇西老师顺利创建了以其名字命名的博士工作站。该工作站诚邀了多位国内知名教育专家担任导师,旨在引领学员深入进行三专研修——即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以及专业发展共同体的构建。李老师播放的戈壁徒步视频,让在座的教师深受感染,当听到李老师的学生大喊“李镇西,我爱你”时,让大家更是感受到教育是场双向奔赴。
最后,李镇西老师用泰戈尔的诗结束了本次讲座:鸟翼系上黄金就再也飞不起来了。(解放);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超越)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李镇西老师用两个半小时的讲座,告诉我们“一个纯粹的老师能走多远”。讲座中,李老师一次次动情地展示了一个班主任和学生们延续多年的深厚情感。李老师用几十年书写了一段教育传奇,在教育届留下了深深的一笔,令我们肃然起敬。而今天,李老师就站在台上,简单而纯粹,但恰恰是这份纯粹的热爱,让他站在了教育领域的高地,这份热爱,也浸润了星湖教师的心。
一审一校:朱 雪
二审二校:张明明
三审三校:沈 奕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