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湖·健康】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你我共同努力,终结结核流行
2023年3月24日是第28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最新发布的宣传主题是:你我共同努力,终结结核流行。该主题旨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的理念,呼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共同终结结核病的流行,捍卫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
1、肺结核是长期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慢性传染病。
2、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人人都有可能被感染。
3、勤洗手、多通风、强身健体可以有效预防肺结核。
4、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掩口鼻,戴口罩可以减少肺结核的传播。
5、咳嗽、咳痰2周以上,应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到当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
让我们一起学习肺结核的相关知识吧!
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又叫“痨病”,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主要侵害人体肺部而发生肺结核。肺结核是长期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慢性传染病。人体除了毛发和牙齿外,其他器官系统都可能受到结核菌感染而发病。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患者是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一例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平均一年将传染10-15个健康人。
结核潜伏感染(LTBI)通常是指体内(通常是肺)存在结核杆菌,但仍未出现明显的症状。据WHO估计全世界约有20亿例LTBI者,其中5%~10%会在其一生中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我国约有3.5亿潜伏感染者,这意味着,平均每4个人中就有1人感染了结核杆菌。对结核潜伏感染人群进行预防性治疗能减少该人群发生结核病的机会,是结核病预防的重要措施之一。
结核病的症状
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有咳嗽、咳痰2周以上,痰中带血,有的人会低烧、盗汗、胸痛、食欲差、疲乏和消瘦。
肺结核如何传播?
肺结核是一种经呼吸道传播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喷出的飞沫传播,人人都有可能被感染。
肺结核的预防
1、及时发现和彻底治愈传染性肺结核患者(控制传染源);
2、传染性肺结核患者住院隔离治疗,对痰液进行消毒处理(切断传播途径);
3、密切接触者筛查和预防性治疗(保护易感人群);
4、养成良好的卫生和生活习惯,开窗通风、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掩口鼻,戴口罩,保持环境卫生和锻炼身体等。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